年收入不過2萬多元,各大銀行卻給上海人小周辦了12張信用卡,授信額度達13萬元。為了償還信用卡債務(wù),小周借了近10萬元高利貸。父親老周傾盡所有幫兒子還了債,還特意致電各銀行服務(wù)熱線,告知對方兒子沒有還款能力,希望對方把兒子拉進黑名單。不料,4個月后,小周又從9家銀行辦出了13張信用卡,欠了銀行十幾萬元,還有高利貸十幾萬元。
最終,老周一家不得不賣房替兒還債,老兩口為此還鬧離婚:“我就想不通,銀行為什么要發(fā)那么多信用卡給我兒子,他明明還不起錢,這不是害人嘛!”確實,小周自己固然應(yīng)該對此負責,但還應(yīng)該追問的是,發(fā)卡幾乎發(fā)瘋了的銀行,又該當何責?
顯然,小周辦那么多的信用卡,就是為了惡意透支,也正是多達25張的信用卡,讓他得以巨額透支。雖然這些卡由多家銀行辦出,銀行彼此間并不知情。然而,若在銀行間實現(xiàn)資訊共享,就可有效而及時地阻止其惡意企圖,而這其實并非難事。
而且,即使25張信用卡由各家銀行分別發(fā)出,但按其2萬多元年收入的經(jīng)濟狀況,也不可能得到超過還款能力的授信額度。顯然,盡管明顯沒有償還能力,銀行還是給予了大大超過其還款能力的授信額度。
信用卡惡意透支案件,近年來已呈上升趨勢,造成了銀行資金的巨大損失。顯然,這在很大程度上,銀行自己難辭其咎。一方面,現(xiàn)在的申領(lǐng)信用卡,還存在著制度上的漏洞,但另一方面,出于爭奪“市場份額”的急功近利,銀行并不在意這些漏洞,甚至反而利用漏洞,惡性競爭,以至信用卡濫發(fā)成風,一人多卡、過度授信,成為普遍現(xiàn)象。
也因此,對于惡意透支,必然缺乏嚴密而有效的管理,雖然銀行用高得嚇人的利率、滯納金和利滾利的計算方式,試圖阻止惡意透支,但其實只會讓一些惡意透支者利用一人多卡,拆東墻補西墻,讓惡意透支的雪球越滾越大。
信用卡的無序擴張和管理混亂,其風險最終要落到銀行頭上,比如這位持卡人的欠債,如果不是他的父母傾盡所有最后甚至賣掉房子幫兒子還了債,恐怕將成為銀行不得不自己吞下的苦酒。
相關(guān)報道